2025年7月3日至5日,集美大学闽山秀水实践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时的足迹,深入社区、历史街区与规划场馆,实地感悟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导下,福州在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响应“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号召,体会“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与“久久为功”的实干精神。
坊巷焕新颜,民生暖意浓——在总书记指引下书写“幸福答卷”。20世纪90年代初,苍霞是福州一个典型的棚屋区,生活条件艰苦,民生难以保障,想要改变这份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后第8天,2000年7月10日,苍霞棚屋区改造正式启动。27天完成搬迁,仅半年,第一批拆迁户就搬入新居。仅400天,3441户全部回迁。如今,苍霞社区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从长者食堂到儿童梦想乐园,从幸福便民驿站到四点半课堂,苍霞社区正循着总书记的指引,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总书记当年擘画的民生蓝图,正化作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从棚屋改造的政策落地,到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实践,苍霞的蜕变是党和政府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鲜活样本。
文脉承古今,精神照前路——在总书记指引下守护“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福州的文化保护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实践队队员走访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在林则徐纪念馆体会“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精神;在林觉民冰心故居感受“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家国情怀与“爱与温暖”的人文底蕴;在博览苑,细赏历史文脉的延续与新生。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是福州文化保护的重点区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跨越三十年的守护情缘。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焕发着新的生机。在福州革命纪念馆,队员们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VR体验区、互动问答屏等多元形式,从五四运动在福州的回响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正是在总书记的指引下,福州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让革命精神“传下去”,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气。
蓝图绘千里,生态入画来——在总书记指引下践行“绿色理念”。“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州生态建设的殷切期望,如今已化为一幅幅生动的实践图景。实践队队员们走进福州规划馆,在时光长廊中追溯城市发展轨迹:从昔日的“纸褙福州城”到如今的“山水之城”,从“脏乱差”的旧貌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新颜,福州的每一步变迁都印记着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规划馆的VR体验区,队员们“漫步”于未来的滨江绿道,俯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在总体规划沙盘前,清晰看到福州“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空间布局中,生态保护红线与城市发展边界始终清晰分明。从“3820”战略工程到新时代城市发展规划,福州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前行,让“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为生态文明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

“希望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在福州发展中落地生根。福州的发展实践,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追寻总书记的足迹,不仅是回望来路,更是汲取奋进力量,在新征程上续写更多“人民满意、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的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