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长安大学“溯源三秦遗韵,赓续文脉薪火”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西安文化地标——大唐西市博物馆开展专项调研。队员们通过参观遗址文物、访谈工作人员等形式,重点考察了该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与运营现状,为探索中小型博物馆文创发展路径积累实践经验。
实践队大唐西市博物馆合照
实践团队首站系统考察了博物馆遗址保护区及常设展览体系。通过实地观测唐代西市建筑遗存,结合胡商陶俑等出土文物,团队成员深刻认知到丝绸之路起点市集的国际化特征。在专业讲解中,队员们着重梳理了贸易实证文物,这些承载跨文化交易记忆的实体遗存,生动诠释了盛唐时期"胡店丛集""万商毕汇"的繁荣景象。遗址现场与馆藏文物的互证式参观,使实践成员建立起"建筑空间-商业行为-文化交融"的三维认知框架,为后续提取商贸主题文创元素构建了扎实的历史逻辑基础。
实践成员参观记录博物馆展品
在文创产业调研阶段,实践团队与场馆运营负责人进行专项座谈。交流中获悉,该馆当前文创商品主要依托省级博物馆统一供应链体系,自主开发产品占比较少。针对实践队展示的AI生成式兵马俑主题文创方案,对方给予"既保留文物神韵又符合年轻审美"的积极评价,同时提醒需注意文创产品开发需要兼顾文化深度与市场接受度的双重考量。
实践成员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与行业座谈相结合的调研实践,团队系统梳理了唐代市井文化肌理,同时精准把脉中小博物馆文创产业挑战。此次知行合一的探索,既为古老文明注入时代活力提供了青年方案,也为文博资源创造性转化开辟了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