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正浓,青春扬帆。在党的生日前夕,安徽理工大学26名学子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进驻安理社区,开展为期十天的“虹暑”课堂公益支教活动。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队伍,用专业与热情谱写了匠心育童心的青春乐章。
创新设计打造特色IP
“老师,这个‘小虹暑’好可爱啊!”孩子们围着志愿者胸前的徽章兴奋不已。团队创新设计的“虹暑”课堂IP以"红薯"为谐音原型,融合机电元素和彩虹翅膀,展现工科特色与七彩课程理念。
专属胸牌设计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成为连接大学生与儿童的情感纽带。“每次看到孩子们骄傲地佩戴胸牌,我们就感到温暖。”志愿者李同学说。

图为IP形象与志愿者、学员胸牌 赵玉婕供图
红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7月1日,“红色薪火代代传”主题活动在社区举行。党员志愿者通过微课堂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孩子们踊跃参与互动问答。“我爸爸也是党员”,8岁的小明分享道。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合唱中落下帷幕,稚嫩的歌声饱含真挚情感。
图为小朋友宇党员合照 徐家豪供图
精准结对构建成长桥梁
“我的小老师可好了!”二年级的小雨开心地说。支教采用“26对26”精准结对模式,每位志愿者负责一名学员全程辅导。志愿者们根据孩子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许多孩子从拘谨变得开朗,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
“看到孩子们进步,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志愿者张同学写道。孩子们也用稚嫩文字表达感谢:“我长大后也要像你一样帮助别人。”
图为志愿者一对一辅导 赵玉婕供图
多元课程启迪成长智慧
清晨的早操开启充实一天。科学课的“大象牙膏”实验、语言课的辩论赛、舞蹈室的拉丁舞步、书法课的翰墨飘香,多元课程让孩子们收获满满。“我最喜欢化学实验课”、“手势舞跳给妈妈看”……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学习收获。
图为“虹暑”课堂开展化学实验课 徐家豪供图
双向成长收获暖心感动
十天里,志愿者们用专业感染孩子,也在服务中收获成长。备课到深夜的坚持,课堂上嘶哑的嗓音,都成为珍贵记忆。“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是最好的回报。”离别时,许多孩子抱着“小老师”依依不舍,约定明年再见。
图为小朋友结课后的集体合影 赵玉婕供图
青春担当践行育人使命
活动负责人表示:“这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志愿者们用匠心设计课程,用爱心陪伴成长,用红心传承基因,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未来,“虹暑”课堂将继续秉持热忱与担当,让青春之花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