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对家国的深情和担当,引发学生党员对自身责任使命的深刻思考,2025年7月10日下午,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辅导员王辰老师带领下前往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
实践团队师生在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门前合影 左旭摄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由三进院落组成,布局合理,古朴典雅。走进第一展厅,一面巨大的电子屏正播放着历史影像资料——1938年,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决定在洛阳设立公开办事机构。之所以会选择洛阳,是因其“襟带山河”的绝佳地理位置:这里北通晋冀,南连鄂皖,西接关中,东达苏鲁,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原枢纽”。跟随王老师脚步,实践队员们认真听着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了解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枢纽,在情报传递、物资转运、人员掩护等方面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转过回廊,第二展厅呈现的是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的统战工作。每位实践队员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依次参观了陈列的历史文物、泛黄照片及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展品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左旭认为,正是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方式,共产党人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表示,这里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故事都深深触动着自己的心灵,让其对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王辰老师耐心为实践队员们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蒋崇锋摄
第三展厅则聚焦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的秘密交通线。一幅巨大的电子地图上,红色线条从洛阳向四面八方延伸,标注着通往延安、太行山、大别山等革命根据地的七条秘密路线。最后一个展厅展示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在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后的被迫撤离,标志着这个存在了三年零七个月的“红色枢纽”完成了历史使命。
王辰老师带领实践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李佳美摄
走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落日的余晖为古朴的院落镀上一层金边。实践队员们感慨万千,纷纷表示一定会把红色基因融入个人血脉,一定会将革命精神转化为科研动力,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为“爱国”“兴国”“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不仅是一处缅怀先烈的圣地,更是一座激励青年学子成长的精神殿堂。此次“探寻红色印记”之行,旨在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让研究生党员们在身临其境中提升自我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