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财经未来星实践队利用寒假实践机会,走进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一13A班,开展为期五天的“西财暖冬”社会实践。这支由8名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队伍,将大学课堂搬进中学校园,通过情景化教学模式为青少年们开启财经素养启蒙之旅。
寓教于乐播种财经梦想
实践队首日以“货币探秘”破冰,成员们化身知识导游,带领学生观察人民币防伪特征。“光变油墨会在不同角度呈现绿蓝渐变!”随着实践队成员李诗翰的讲解,学生们仔细查验纸币。随后的点钞大赛中,第二小组以11.27秒夺冠,指尖翻飞的速度引发阵阵惊叹。
在设计“未来货币”环节,学生们将中国地标与科技理念融入创作。一名学生在展示作品时说道:“我们小组选择了奔腾不息的黄河,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互动课堂解码税收奥秘
第二天的税法课堂上,实践队成员杨璐通过向同学们展示税种分类图,系统讲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常见税种。“增值税像‘接力赛’,每个生产环节都传递税负;个人所得税则是‘收入调节器’,收入越高责任越大。”“税收其实随处可见,在购物发票上,在工资条里......”在实践队成员杨璐的娓娓道来中,同学们发现:妈妈网购时标价中的“含税”、爸爸工资条的“个税扣除”、甚至购物发票的“隐形贡献”,皆是税收的生动注脚。“原来税收离我们这么近!”一名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感叹。
财富博弈锤炼财商思维
后三天的“小小理财家冒险”将实践推向高潮。7个小组抽取不同职业身份,在六轮模拟经营中体验真实经济生态。拍卖环节中,有的小组手握“拍卖补贴”功能卡,却在最后一轮因错估市场行情而亏损;有的小组开局“厄运降临”倒扣资金,却因公寓价格翻三倍结局逆风翻盘。游戏结束后,实践队员周子琛总结道:“理财不仅要计算,还要懂得应对不确定性,这才是真实的经济世界。”
实践队员还观察到学生行为的变化:从初期盲目竞拍,到后期谨慎分析收益率;从孤立竞争,到主动组建联盟——这是属于孩子们的成长。
双向成长缔造教育新范式
离别时分,学生们围着队员追问“大学金融课程内容”“如何管理压岁钱”,眼神中跳动着求知火焰。班主任张霞感慨:“孩子们眼里的光,让我们看到了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唤醒独立思考的能力。”
财经未来星实践队队长杨璐表示:该团队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让财经素养教育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场景,照亮更多青春脸庞。
